童年的玩伴有啥称呼(童年的玩伴怎么称呼)

bat365在线官网平台 2025-09-01 17:02:15 admin 阅读 4009

没有玩伴的童年是孤独的,但与书为伴的童年更是值得回味的这句话你?

我的童年虽然没有太多时间与许多朋友们一起游玩,但是我在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书本的陪伴我依然不会觉得那么的孤单,反而更有意义,值得回味的

倒叙插叙,错落有致童年的玩伴的作文怎么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旧时的玩伴要怎么称呼?

用旧时叫他的称呼更显亲切 无歧视的小名 无歧视的小名

古代小时候的朋友怎么称呼

1、不满周岁—襁褓;?

2、2到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

4、男孩8岁—龆年;

5、幼年泛称—总角 ;

6、10岁以下—黄口;

7、13~15岁—舞勺之年;?

8、15~20岁—舞象之年;

9、12岁(女)—金钗之年 ;

10、13岁(女)—豆蔻年华;

11、15岁(女)——及笄之年。

扩展资料:

古代其它年龄阶段的称呼:

1、加冠: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3、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4、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5、而立:男子30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

6、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7、不惑:男子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8、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9、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男子50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10、六九年:即54岁。1、孩提

孩提: 2~3岁的儿童。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意思是婴儿开始就是孩子,被人提着,所以叫孩提。

如:战国 孟子《孟子·尽心》: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意思是孩提就是孩子的幼儿时期。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chuí 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是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孺子,汉语词语。拼音:rú zǐ,多指幼儿、儿童。

拼音:tóng rú,

意思是指儿童;幼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孩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总角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垂髫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童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孺子幼年少年时期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有“儿童、幼儿”的意思。也有说“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红楼梦》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小髻,像一对小羊或小牛的角,称总角,《诗经 齐风 甫田》:“总角 兮。”角,小髻;“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垂髫:也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自然下垂。后人用“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黄口:十岁以下的儿童。古人在战场上“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讥讽一个人年幼无知。两军对垒,互相骂阵:“咄!黄口小儿,放马过来,一决雌雄!” 语出《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意思是:孔子看到捕鸟人捉到的都是小鸟儿,就问他:“为什么大的鸟儿捉不到呢?”捕鸟人说:“大鸟儿警觉,所以不好捉,小鸟儿贪吃,所以好捉得多。”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对小女孩的称谓中,黄毛丫头用得比较多,指年幼的女孩子,有戏谑或轻侮意味。民间“黄毛”指小孩,如:黄毛小子 ,黄毛丫头。在古代,女孩小时候梳的头发的形状很象是树丫,所以就叫丫头;又因为小女孩还未发育成熟,头发稀稀拉拉的,常常有些发黄。另一说法是:“黄毛”原来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头发是黄的,后来就引申为年龄小,不懂事,所以“黄毛丫头”称呼主要是强调这方面。如“她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不懂事,大人您别计较”;在某些环境下还有一层轻视的意思,如“一个黄毛丫头,还敢和我斗。” 对小女孩来说,这种称谓实在不怎么样,让人觉得有些美感的说法是“豆蔻年华”。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有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用“豆蔻年华”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民间还把年轻姑娘称为“黄花闺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黄花闺女,指未婚女子,处女。传说“黄花闺女”一词源于南京。南北朝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贴花黄之风俗比刘宋时期早,北朝民歌 《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而北朝的建立是早于刘宋的,北魏一个普通民间女子早已贴花黄,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原来,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是形容男女之间

总角之交和发小不分男女

在北京话里的意思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不分男女,经常用于口语,是比较有特色的北京发音。

就是一起长大,大了还能在一起玩的朋友

随着各地之间的交流加剧,已经逐步扩散于北方。

词 目 总角之交

发 音 zǒng jiǎo zhī jiāo

释 义 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出 处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示 例 莫逆交不足恃矣,然~,应非泛泛也。(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青梅竹马 ( qīng méi zhú mǎ )

【解 释】 竹马,把竹竿当马骑。青梅,青色的梅子。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

【出 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一对~,面对面地站在一块岩坂上。”

【近义词】 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 背信弃义

成语名称 两小无猜

成语拼音 liǎng xiǎo wú cāi

成语释义 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成语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成语造句 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总角之交:

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因此儿时的朋友称总角之交。竹马之交

【解释】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相关文章

德勤工资

LZL TOOL 在线工具

三星s4手机外壳

“插刀教”是什麼意思?“插刀教”古代的時候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