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5-04-30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绿化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
组织发动广泛深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绿化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汪洋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高位推动国土绿化。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全绿字〔2014〕4号),部署落实全年造林绿化工作。北京、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湖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区、市)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召开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工作会、动员会、现场会,制定出台扶持发展造林绿化的相关文件,对全民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地结合植树节等各类生态节日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信息平台,广泛开展国土绿化宣传发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观念,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积极履行植树义务、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北京市利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国际森林日"等重要节日,在首都主流媒体开展《走平原看绿化》、《绿满京华》、《北京森林公园》等专题宣传活动,开通了微信平台,创新了互动交流,各级各类媒体刊发首都绿化美化建设新闻稿件4300余篇,刊发专版专题230余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四川省开展《统筹城乡绿化•建设美丽四川》主题宣传活动。山西、湖北省分别向全省发出了《着眼建设生态文明•倾力打造美丽山西》、《人人多植一棵树》的倡议。吉林省举办"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成果展"等绿化宣传活动。甘肃省继续在兰州市举行"3.12"植树节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浙江省录播了 "关注森林-平原绿化书记访谈"系列节目。海南省编播了《绿动海南》系列专题片。重庆市、新疆自治区等地充分发挥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提高绿化宣传效果。江西、广东等省坚持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抢抓时机推进造林绿化。 植树活动蓬勃开展。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在京举办了 "绿色的梦想,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活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赴京郊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植乔灌木约33.9万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支援驻地生态建设,全年出动兵力84.4万人次、车辆3.3万台次,植树734.5万株,种草331.5万平方米。共青团系统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组织青少年598.4万人次,营造各类青年林、青年草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实施"巾帼绿色家园行动",广泛开展"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美丽蓝天"义务植树活动,新建"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30个。中石化系统组织干部职工42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17万株,绿化面积1.9万公顷;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青少年绿化基地"、"我与装置共成长"等主题植树活动。冶金系统组织干部职工58万人次参加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种植乔木204.6万株、花卉灌木465.2万株,铺植草坪75万平方米。北京市启动开展了"市花月季进社区"活动,70个社区种植月季109万株;广泛开展造纪念林、植纪念树活动,新增市级纪念林7片;开展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碳中和林植树活动。天津市组织市直机关干部以缴纳绿化费尽植树义务的方式植树1.5万余株;组织21所大专院校学生义务植树4.8万余株;连续第六年组织在津外国专家和海外归国人员种植"海外人才友谊林"。江苏省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绿色村庄建设活动,营建了一批"市民林"、"车友减排林"、"校友林"等纪念林。浙江省开展"营造彩色森林•建设美丽通道"、"营造美丽森林•推进五水共治"等主题植树活动。海南省组织发动230万人次参加绿化宝岛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190万株。陕西省组织开展了"植树造林,治污减霾,加快'三个陕西'建设"、"西咸共建蓝天碧水"等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福建、重庆、云南、贵州、宁夏等地结合本地生态建设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义务植树活动。 机制创新不断推进。全国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江西、湖南、陕西、青海、新疆等省(区、市)相继颁布《义务植树条例》,或在《绿化条例》中加强了义务植树法律规定,全民义务植树的法制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市)和深圳、杭州、太原等城市积极创新义务植树形式,相继出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及折算办法》,拓宽了公民参加义务植树的渠道和方式。北京市广泛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开展绿化美化"六进"、"六美"创建,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协同发展。浙江、广西等省(区)以赠苗植树方式,支持推动城乡绿化。广西自治区与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组织开展了"幸福家园•绿色金秀--全国志愿者生态扶贫植树交流"公益活动,创新生态建设资金募捐方式。北京军区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延续"国家提供资金、政府规划区域、部队挖坑植树"的商都植树模式,出动1万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车辆机械800余台,在集宁市植树1000公顷。中石化系统积极推行认建认养、以资代劳等义务植树履责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人数和尽责率明显提升。 二、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41.5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175.2万公顷,后备森林资源培育11.7万公顷,有效保护森林1.15亿公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把天保工程扩大到全国,争取把全国的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系列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面停止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三产服务业等,推动工程区全面转型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34.8万公顷。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国家林业局及时部署,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年完成造林26.5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了工程督导和人员培训。工程区严格执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管理办法》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项目技术规定》,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营造林37.2万公顷,完成率达100%,新增综合治理重点县14个,重点县总数达到314个,滇桂黔石漠化县实现了全覆盖。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97.1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计划和资金管理办法》,增强了发展动力,规范了工程管理。稳步推进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三北防护林综合示范区等建设,加大规模治理力度,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含量。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太行山绿化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区积极推动落实工程设计、监理和报账等现代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得到有效加强。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扎实开展,国务院批复了《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实施方案(2014-201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了《全国退化防护林改造规划(2016-2025年)》编制,下发了《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更新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出台了试点方案监测办法及实施细则,积极推动河北张家口坝上、北戴河及内蒙古赤峰地区退化防护林改造。 各地持续推进实施地方造林绿化工程,充实完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北京市全力推进平原造林工程,百万亩平原造林主体任务目标顺利实现。内蒙古继续推进黄河两岸、大青山前坡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辽宁省继续实施"青山工程",启动了千万亩经济林建设工程。湖南省继续实施"十个珍贵树种苗木培育示范基地、百个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千万株珍贵树木进农家"的"十百千"珍贵树种培育工程,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同发展。广东省组织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等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广西自治区启动重点区域绿化彩化工程,推进通道两侧森林景观改造和铁路沿线绿化美化。河北省继续推进10个人工造林大县和10个封山育林大县等"四个十"重点工程。山东省启动了鲁冀防护林带建设工程。湖北省组织实施了绿满荆楚行动和绿色乡村工程。西藏自治区启动开展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新疆自治区继续推进城市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村庄造林绿化工程。各地掀起了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绿色通道、村庄的生态建设新高潮。 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扎实开展 四、部门绿化取得新进展 交通运输系统围绕"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以建设"绿色交通"为契机,以改善路域生态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廊道绿化,稳步开展农村公路绿化,全面覆盖公路可绿化用地,努力提升公路廊道绿化总量,公路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年新增公路绿化里程13万公里、面积4万公顷,实施"田路分家"的农村公路绿化里程近10万公里。 铁路系统坚持以构建绿色安全屏障、美化旅客出行环境为目标,铁路绿化与铁路建设同步推进。继续深入实施《铁路部门造林绿化规划(2011-2020年)》,落实管护责任,巩固绿化成果,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绿化水平,铁路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全年铁路沿线新栽植乔木283万株、灌木2307万穴,新增铁路绿化里程1435公里。截至2014年底,铁路绿化里程4.2万公里,占国家铁路可绿化线路的81%,主要干线基本形成了沿线绿色走廊和安全屏障,营造了"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出行环境。 水利系统加强水利工程沿线、沿岸和库区周边绿化,水利工程区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明显提升,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减少,延长了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全年完成湖泊、库区绿化4110公顷,江河沿岸绿化6000公里。 农垦系统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综合防护能力为目标,采取健全目标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全过程管理、推进科学造林等措施,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化、林业产业化、社区园林化、庭院花园化建设,垦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新建农田林网1.9万公顷,绿化垦区矿山222.3公顷、庭院1.1万公顷、道路6138.1公里、江河沿岸1496.7公里。 教育系统始终把校园绿化摆在重要位置,将校园绿化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统筹推进绿化建设,绿化率稳步提高。坚持校园绿化与立德育人相结合,倡导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投入植树造林相关社会实践,培养师生员工生态文明意识。在推进校园绿化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注重校园人文景观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绿化率达34%。 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创新庭院绿化美化工作新思路,积极推进"生态型、节约型、功能完善型"机关庭院绿化建设。在坚持做好庭院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节水、节能、节地为重点的新建、改建工程,推广使用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和节水喷灌等新技术,起好节水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抓好"首都花园式单位"创建,开展市花"月季"进社区、进单位等活动,提高机关庭院绿化美化质量。中央直属机关系统全年新栽树木花卉407万株,更新改建绿地21万平方米。 中国人民解放军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在扎实开展义务植树和军队营区造林绿化活动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家生态治理任务,扎实实施三荒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完成造林绿化2万多公顷,落实重点公益林管护153万公顷。重视森林草原防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事区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明确主体责任,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防火设施建设,森林防火工作明显加强,全年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武警部队以创建绿色营区为抓手,积极推进营区生态环境建设,营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总体绿量明显提升。全年累计种植乔灌木15万株,绿化率达35%。同时,遵循"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采取"部队整地挖坑、地方植树管护"警地共建模式,积极支持地方生态建设。 中国石化系统以建设绿色生态防线、树立绿色环保企业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开展矿区绿化,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组织开展文明和谐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将园林绿化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积极推进身边增绿,改善职工人居环境。推广运用土壤改良、优良树种、节水造林等先进技术,科学推进矿山植被恢复,绿化成效显著,所属企业绿化率达到33%。中国石油系统组织实施矿区绿化美化重点工程,加强美丽矿区建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新增矿区绿地688公顷,矿区生活基地绿化覆盖率达41.7%。中国冶金系统将推进企业绿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企业的责任,将绿化工作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矿山复垦绿化和职工生活区绿化水平逐年提升。 五、防沙治沙稳步推进 六、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加强 七、湿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八、草原建设持续推进 九、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圆满完成 十、森林抚育经营扎实开展 十一、森林、草原保护继续加强 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成效显著。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家林业局等中央多个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加落部门协同,实政府责任,创新防治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和疫情源头监管,强化检疫执法,积极开展航空监测、无公害防治、飞机防治等新技术试点示范,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全国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767.4万公顷,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得到初步遏制。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启动灾情24小时职守和零报告制度,开展防灾减灾情况督导检查,提高生物防治比例。全国共防治草原鼠害面积733万公顷,其中生防比例达到82%;防治草原虫害面积485.7万公顷,其中生防比例达到57%。 森林、草原防火能力明显提升。积极推进依法治火、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和基础保障等能力建设,科学指挥、果断决策,各级森林防火部门沉着应对、积极处置,火灾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703起,受害森林面积1.91万公顷,与近三年同期均值相比,火灾次数下降17.4%。不断完善和落实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2014年,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158起,累计受害草原面积4万公顷,经济损失2200万元,无人员伤亡,草原火灾受害率与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率控制在3‰与3%之内,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草原面积均处于历史低位。 十二、造林绿化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造林绿化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明显加强。全年中央林业投资1517亿元,比2013年增加67亿元。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4〕9号),进一步明确了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贴、森林公安、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的补助资金政策和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拨付当年造林补贴资金19.4亿元。启动了退化防护林改造,出台《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更新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范围由2013年7省区扩大到南方15省区,划定国家储备林100万公顷,充分结合林业国家贷赠款项目全年完成基地建设40万公顷。国家林业局确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为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地级),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65个县(市、区、旗、场、局)为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示范带动全国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林权抵押贷款全面推开,规模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了18.5%。扩大了中央财政森林保险补贴范围,24个省(区、市)、3个计划单列市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纳入了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范围,森林保险投保面积达1.4亿公顷,中央财政安排保费补贴1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1亿元。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扶持力度加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全国集体林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全国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林下经济产值近7000亿元。继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草原保护建设投入力度,全年落实草原保护建设资金200.2亿元。 各地造林绿化保障措施继续加强。河北省全省财政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达108.95亿元,吸引撬动社会资金115.05亿元,廊坊、唐山、张家口等地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绿化资金均超过十亿元。辽宁省按照平均每亩300元的标准,对纳入省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项目的给予苗木费等补助,全年省级专项资金投入4.6亿元。福建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投入力度,省级财政安排8.1亿元,各地配套资金达7.81亿元。四川省加大特色经济林培育与产业扶持力度,广元、凉山等市(州)、县两级财政每年专项安排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核桃、油橄榄等特色经济林。陕西省各地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其中,西安市投入资金1.84亿元,用于重点区域绿化和核桃产业示范县建设;榆林市本级财政投入1亿元,推进实施林业"十大"生态工程。定西市市、县财政全年至少安排50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宁夏自治区落实扶持资金1.6亿元,改造提升低产低效果园。 2014年国土绿化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造林绿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农村造林绿化仍是薄弱区域,亟待加强;珍贵木材、木本粮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珍贵树种、优质乡土树种、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力度还需不断加大;森林、草原质量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森林、草原经营保护管理工作还需不断加强;乱砍滥采林木资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采挖移植大树古树现象还依然存在,侵占林地、草地、绿地、湿地现象仍较严重,森林、草原、绿地、湿地保护宣传教育与执法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森林、草原有害生物和火灾防控形势严峻,国土绿化成果巩固任务依然艰巨。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土绿化工作要继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创新国土绿化发展机制,转变国土绿化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国土绿化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绿进程,认真实施《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等各项国土绿化规划,圆满完成国土绿化各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备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